欢迎访问中国土地法制研究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新闻动态

热点时评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动态 >> 本院动态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 张中华致辞
2010-07-18 21:41:42 本文共阅读:[]


       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我首先代表学校对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我想利用这个机会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情况向各位专家作一个简要的介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于2000年由原来的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学院两所学校组建而成,这两所学校的前身都是中南大学,中南大学成立于解放前夕,是由原中南局刘伯承创立的,创立的时候是在河南的宝通县,当时解放战争接近尾声,即将由革命转向建设,需要大量的财经政法人才,所以中央就决定由中南局创办这所学校,随着解放大军南下,学校就由河南迁到武汉,到武汉后,我们一直在这里办学。经过6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合校以后这9年多的时间,学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现在学校在校生规模,本科生是2万多人,硕士和博士生是5000多人,有8大学科,法学、经济、管理、人文社科、哲学、信息、新闻等等;学校的土地面积,这个校区有2000多亩,其中校内南湖有180亩,可能在中国高校里算是最大的,是一个天然湖,除了这个小湖以外,旁边还有一个大湖,我们陈校长说这是一个园林式的校园,空气也特别好,到盛夏的时候,武汉的最高气温达到40多度,最高的时候曾经达到43度,但是这个地方比市区至少低2度,到冬天这边稍微冷一点,而今天出了这么大的太阳,对今天开这次会议也特别好,除了这个校区以外,在首义还有一个校区,就是原来的财经大学所在地,那里有200多亩,把所有的地加在一起有3000多亩。学校最近也盖了很多新的建筑,像新的图书馆、新的体育场,特别是体育场,我们的大体育场可以容纳3万人,同时有3万人可以观看,这在高校中是很少见的,我们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当然也是和教育部的支持分不开的。     在学科建设方面,合校后,学校发展非常快,特别是法学,法学在合校之初当时只有硕士授权,合校以后取得了民商法第一个博士示范点,随后又取得了法学一级学科的博士授权,所有的法学都可以招收博士,随后我们也取得了博士后的招生权,而且我们的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也成为国家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这些年来法学的博士们一直致力于科学研究和教学、为社会服务以及发展国际交流,在这四个方面都取得了一些进展,像科研成果,我们陈校长主持的农村土地问题立法研究,是国家教育部的重要课题。我们陈校长领导的团队深入到中国的很多地区,到农村、基层进行非常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而且在这个团队的影响之下,我们除法学以外的教师,还有几支队伍也是研究农村问题的,比如说研究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这支队伍现在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他们首先是研究农村养老保险,后来研究了农村医疗保险,他们的成果受到了国务院、财政部、社保部的高度重视,包括这次国家医疗改革方案,他们也是参与的研究单位之一。    另外,工商管理学院的农林经济管理系,也有一批教授在研究农村问题,包括农村土地问题,像陈池波老师所领衔的一个团队,主要是研究农村的投入问题,包括农村的负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土地的开发利用。还有丁士军教授带领的研究贫困农户问题的研究团队。这几支研究团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我们都向陈教授学习,注重田野调查,现在的采集样本数量很多,我曾经看过他们在农户调查的资料和图片。因为管财务的时候他们要报账,我就问他们到底做了什么事,他们给我看了一些资料,我看了非常感动。他们和农民在破旧的房子里,坐在陈旧的老式座椅上和农民谈心,有的还给钱,一个小时多少钱,一天多少钱,给农民补偿,他们是在实实在在的研究,通过这些研究,对中国农村问题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同时我们也感觉到在这个领域里,还是大有用武之地,因为中国毕竟正处在工业化过程当中,大多数人还在农村里,中国也正在进行城市化建设,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中国要转变发展方式,这个转变就是要由内需和外需的拉动转为以内需为主,而内需最根本的是在于农村,农村这篇文章做不好,中国发展方式的转变就不可能实现,如果没有中国农民的致富、小康,就不可能有中国的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中国整个小康社会的实现,因为我们深深的感受到这块是需要有更多人去研究的,所以我们学校在这方面投入了比较大的精力,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本次会议的召开,我想有各位专家来传经送宝,和陈校长的团队一起切磋,我想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帮助,我们之所以在过去取得这么大的成绩,也是得益于在座的各位专家对我们的大力支持。我衷心的希望各位专家多到这里走走,和我们进行学习方面的交流,多给我们一些帮助,让我们把中国的农村问题研究得更深入,更好,取得更好的成果。谢谢大家。 

关闭

CopyRight©2016 illss.gdufs.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土地法制研究网
"本网站为纯公益性学术网站,无任何商业目的。因部分文章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或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