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珠海市斗门区人民政府委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土地法制研究院由名誉院长陈小君教授、院长高飞教授领衔的课题组竞标承接“珠海市斗门区农村宅基地和村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研究咨询服务”项目,副院长张凇纶副教授、于凤瑞副教授,张保红教授,助理研究员曹益凤、孙聪聪、陈越鹏、杨远舟、吴昊博士等作为主要成员深度参与,其中还有若干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作为助手追随全程。此委托项目经费为194万余(人民币)元。项目主要任务是需要在2021年2月10日前完成《珠海市斗门区农村宅基地和村民住宅建设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及9个相应配套制度(简称“1+9”)的调查研究、起草设计、法政策条文依据与说明,等等。
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正式拉开帷幕,珠海市斗门区被纳入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在此背景下开展《管理办法》及其配套制度的研究和制定,正当其时。此项目积极响应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抓好农村重点改革任务”要求,充分体现“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的施政理念,必将以农村宅基地和村民住房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前瞻化管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自2020年10月14日本课题组成功竞标此项目,现已紧锣密鼓顺利完成以下工作:第一,前期资料搜集。系统搜集国家、广东省以及省外各地宅基地与建房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文件,尤其是对33个“三块地”改革试点地区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形成了囊括一千余份全面详实的规范文件即制度汇编和最新资讯。第二,田野实证调研,课题组深入珠海市斗门区开展了数天的乡村与政府调研,与斗门区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以座谈会形式深入交流,重点走访调研白藤街道好景、团结社区,井岸镇新堂村、草朗村,斗门镇莲江村、粉州村等6个有代表性的镇(街)10个村(居)。11月下旬,课题组又以书面形式,就规范制定中涉及的重点问题开展第二轮专项补充调研。第三,制定主规范即《管理办法》初稿,并就拟定初稿先后3次召开主规范研讨会。第四,拟定9个配套制度提纲,并先后召开3次研讨会进行论证。第五,进行项目中期汇报。11月底,课题组一行赴斗门区人民政府向委托方汇报项目进展,就主规范初稿和9个配套制度提纲听取委托方意见和建议。委托方对课题组前期工作和制定的规范文件给予了高度肯定,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此委托项目是我院代表本大学服务社会,响应中央法政策文件要求,积极参与地方政府立法与决策的一次重要行动,尽管项目任务繁重且时间紧迫,课题组成员不忘初心,秉持“朴心敏行”的院训,发挥我院团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科研协作作风优良、合作攻关能力突出的优势和传统,用强烈的社会需求牵引科研方向,践行习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全力以赴迎接艰巨挑战,以保障该项目的顺利圆满完成。
此前,课题组刚完成中国土地改革先行地佛山顺德区的土地改革与民法典实践的大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