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鲇鱼卖了3.6万元!当媒体惊呼这是“史上最贵的鲇鱼”时,有人却对此不以为然:“我们的鲇鱼是受地理标志保护的精品,品质决定价格,3.6万元还算打折便宜了!”说这话的正是两条鲇鱼的卖家――四川省资中县球溪河三江鲇鱼渔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刚。作为资中县球溪河三江鲇鱼渔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倡导人,张刚一说起资中鲇鱼就仿佛打开了话匣子,话题当然还是从张刚至今仍觉得“贱卖”了的那两条鲇鱼开始。
合作模式培育最贵鲇鱼
今年10月,张刚带着合作社的“宝贝”――两条一米长,各重10来公斤的资中鲇鱼参加在成都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来自四川简阳的一位从事鲇鱼养殖的买主当即就看上了这两条鱼,说自己就是冲着资中鲇鱼的牌子来的。经过讨价还价,最后双方以3.6万元的价格成交。一时间,有关“天价鲇鱼”、“史上最贵鲇鱼”的新闻被媒体争相报道,张刚也在西博会上着实风光了一把。
“这两条鱼是一公一母,正处于产子期,都是正宗的资中鲇鱼,品种纯正,很适合拿来配种产鱼苗,他们所产的鱼苗具有更好的生产和抗病能力。”张刚说。至于资中鲇鱼为何具有如此大的品牌价值和如此响亮的声誉,张刚说出了心里话:“正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让资中鲇鱼具有了现在的品牌价值,要做就做名副其实的精品产业。”2007年,由张刚倡导、联合8户鲇鱼养殖大户成立的资中县球溪河三江鲇鱼渔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注册,这是全国第一家以鲇鱼冠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下设8个分社、8个养殖示范基地和1个餐饮服务管理公司。目前,入社注册的社员已达216户756人,带动周边农户700多户3000多人。张刚介绍,2009年,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3269万元,净利润441万元,合作社成员户均收入达8.3万元,人均收入可达2万元。张刚保守估计,2010年合作社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
现在,合作社的养殖水面已达400公顷。合作社的办公室就设在养殖基地旁边,这是一座只有两个房间的平房。外面一间是张刚的办公室,进入房间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挂在墙上的“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先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奖状,办公桌上还放着一座“农村产业经济发展杰出带头人”的水晶奖杯。“鱼类喂料记录簿”、“鱼类出售登记簿”、“饲料选购登记簿”……分类登记簿上详细记载了合作社养殖生产的各项记录。“水产养殖质量控制关键点示意图”、“水产养殖质量安全规范管理要点”时刻提醒着养殖户“质量”的重要。
另外一间房间是合作社的阅读室兼培训室。合作社成员们既可以在这里阅读学习有关养殖的书籍,也可以在这里参加专业的技术培训。“以前我们就是散兵游勇,很难抵御市场风险,要是遇到鱼病,可能会赔个倾家荡产。现在,我们可以团结起来,完成单个养殖户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张刚举例,去年有一家成员养殖的鲇鱼遭遇鱼病,鲇鱼大面积死亡,经济损失达十几万元。“这事要是搁在从前,那可真是倾家荡产的打击。由于我们合作社的成立,不仅帮助他联系处理了病死鱼,挽回了部分损失,而且还资助他一部分资金,让他重新购买了鱼苗。”
标准化助推产业发展
“我们的合作社能够发展壮大,资中鲇鱼能够越做越强,标准化真是帮了我们大忙。”张刚深有感触地说。按照无公害水产品养殖技术要点、操作规程,合作社认真抓好水域环境、种苗供应、成鱼养殖,大力推广大鱼吃小鱼的健康生态养殖模式,努力提高了水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为了保证资中鲇鱼的质量,合作社在当地质监局的指导帮助下,建立了“五统一”的管理模式。一是统一提供苗种。由合作社统一繁殖、培育鲇鱼苗种,优惠提供给成员;二是统一渔需物资。由合作社统一采购饲料、药物、渔需物资等,优惠提供给成员;三是统一提供技术服务。合作社免费进行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印发养殖技术操作规程;四是统一防病防疫。对引进的种苗和繁殖用的亲鱼实行统一检疫,同时开展鱼病防治工作;五是统一产品回收销售。对合作社成员养殖的成鱼实行保底价回收,统一检疫贴牌销售,确保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
地理标志带动产品升级
如果说标准化养殖提升了资中鲇鱼的质量、解决了资中鲇鱼的质量安全隐患,那么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则帮助资中鲇鱼这一地方优质产品,走上了精品高端产业的发展之路。
张刚将合作社养殖的资中鲇鱼与市场上销售的普通鲇鱼做了比较。“市场上普通鲇鱼每公斤40元,我们贴了标的鲇鱼可以卖到每公斤72~80元,价格翻了一倍。”张刚所说的“贴标”就是资中鲇鱼的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一个小小的鱼形标志,上面印有资中鲇鱼地理标志产品的专用标志图案和资中县球溪河三江鲇鱼渔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名字。“这个标志通常打在鱼嘴上,只要有了这个标志,就说明这条鱼是从我们合作社出去的,品质是有保证的。”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是具有特殊质量的产品,正是因为其独特的品质,所以产品具有了走高端市场的潜力。“别看我们的鱼高出市场价一倍,但市场上还很难买到。因为我们的产量并不多,主要配送到合作社成员的餐饮店,很少在市场上直接销售。”对于合作社养殖的资中鲇鱼的品质,张刚有着十足的信心。“在我们的餐饮店里,不仅销售正宗的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资中鲇鱼,而且也销售普通的鲇鱼。客人甚至可以将两者同时品尝比较,口感绝对不一样,价格当然也不一样。在餐饮店,烹饪好的普通鲇鱼60元1公斤,但用地理标志产品资中鲇鱼烹饪出来的菜则要卖到136元1公斤。”张刚说,地理标志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养殖普通鲇鱼,单位面积水塘给养殖户带来的收益为5000元左右,但如果养殖的是资中鲇鱼,单位面积可产生经济效益12000元。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是一套全程质量监控制度,产品质量特色的保持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监管,同时也需要相关企业或组织提高自律意识。作为资中县球溪河三江鲇鱼渔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张刚深知地理标志对资中鲇鱼意味着什么,更明白合作社必须严格管理,严格按有关规定办事,不能自己砸了这个品牌。“我们就是要做名副其实的精品产业,坚决不做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2009年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资中鲇鱼品牌价值明显上升,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假冒资中鲇鱼的情况。“地理标志制度保护了我们这些正宗资中鲇鱼养殖户的利益,那些没有贴标的鱼肯定都是假冒的。”张刚说。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历史精品,合作社还完善了资中鲇鱼身份证管理系统,让每条鲇鱼都拥有自己专门的“身份证”,并建立了信息数据档案,包括生产者、生产日期、生产地址、检验员、联系电话等信息,实行统一包装配送。消费者只要通过专用标志上写明的查询方式,就可以溯源这条鱼的质量情况。
谈起下一步的发展计划,张刚说将继续沿用目前成熟的合作社与养殖户利益连接的方式,希望通过农民合作社这种组织形式,让养殖户成为新型渔民,将资中鲇鱼打造成真正的高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