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题目:2010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分析 2010年中央报告指出,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按照总量继续稳步提高的要求不断增加三农的投入。长时间以来,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往往是只看总量增长的幅度,不看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往往由于原有的基础很低,虽然增幅比较大,但是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却是很低的,同时由于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加,而用于三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有时候还是下降的,这是对农业、农村投入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次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比例稳固提高的要求,是一个重大的变化,同时还提出了三个确保优先,第一是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的发展;第二是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入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土地出让受益优先用于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头重申了这个方针。 这里我想分析一下预算与三农支出的关系,关于财政在三农上的支出媒体已经报过到很多,用于三农的增幅比全国财政支出的增幅只增加了1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2010年的财政预算难以得出比例稳固提高和三个优先的结论,也难以体现三农是全党和人民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及国务院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城市二元结构深层次矛盾仍然突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农业增收仍然困难的局面,2010年必须改变的这样一个要求也难以实现,有人认为用于三农的支出对于占GDP10%左右的现状是适应的,这种看法漠视了农村经济结构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的重大变化,目前在农村经济当中,第一产业占20%左右,第二、三产业占80%左右,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道路。在整个国民经济当中,第一产业只占10%左右,第二产业50%左右,第三产业占40%左右,其中农村第一产业占10%,第二20%左右,第三15%左右,说明农村对经济的发展贡献是很大的,而农村社会发展又远远滞后于城市,城乡发展差别还很大。 财政支出不能脱离这样的现状,而必须与之相适应,目前为改变二元结构应该有实质性的进展,中央强调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这个今年一号文件的标题,十分重要,首先应该体现在用于财政支出的农业结构调整上,由于对三农的历史欠账太多,目前对三农的投入很大程度上有还账和补偿的性质,还说不上倾斜和支持,这应该成为衡量是否体现为重中之重的基本依据,也是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希望在年终调整预算的时候能有所改变,特别是在制定“十二五”规划中能有较大幅度的调整。(发言整理/ 农博网 张雪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