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财政部公布数据,2011年全国耕地占用税收入为1071.97亿元,达历史新高。我国自1987年开征此税,当年收入为6.12亿元,至今累计收入4051亿元,2011年收入占25年总收入的1/4强。耕地占用税逐年递增,首先是件好事,说明征管在加强,虽然不能遏制住占用耕地的强劲势头,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占地成本,这笔税款带有补偿性质,政府用好这笔资金可以做很多利在千秋的事业。耕地占用税迅猛增长,同时又是一件令人担忧的事,因为税款的增加与占用耕地成正比,开征此税的目的原本是为了保护耕地、寓禁于征,耕地占用税与超生罚款和排污罚款有相似之处,绝不是越多越好。此外,耕地占用税的财力分配不尽合理,征收和支出未能受到有效监管,投资效益参差不齐,变相返还时有发生。如何征好用好这笔税款,充分发挥财税政策保护耕地的作用,现在又到了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关口。
当前最重要也是最迫切的改革是调整财政体制,将耕地占用税从地方税变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1994年分税制改革时,耕地占用税被划为地方税,收入主要归县(市)级,当年收入37亿元。地方政府作为占用和出让耕地的主体,一方面得到卖地收入,一方面又多得一笔税款,原本就不尽合理。耕地占用税变为共享税后,中央的分成比例应不低于50%,省级分成比例应不低于30%,余下的部分归县(市)。我国的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形势日益严峻,中央必须统筹一部分资金用于跨流域、跨省区的土地整治以及有关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及“三农”的重大项目,省级统筹的资金主要用于弥补县(市)的能力不足之处。从现在起至2030年,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占用耕地迅猛时期,随着税额调整和征管加强,耕地占用税年收入将会突破2000亿元,在此期间,要么坐视巨额资金撒了胡椒面或去搞楼堂馆所,要么合理统筹万亿元以上的资金用于保耕地、护生态,哪个地区对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贡献大,就优先奖补哪个地区。两者效果截然不同。
其次,要抓紧完善和调整税额标准。2007年,中央下了很大决心,大幅提高了耕地占用税税额标准。但是,总体税负依然偏低,耕地占用税每亩平均基准税额在2万元以上的省份仅有京津沪三地,1万元以下的还有6个省区。现行耕地占用税按人均耕地面积来确定税额,人均耕地越少,税额越高,这样做有其道理,但不利于人均耕地较多的粮食大省保护耕地。因此,今后应按耕地等别来征收,征收标准可与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保持一致,基本农田上浮50%,属于限制开发区的再上浮50%.林地、园地、草地、湿地等比照征收。耕地占用税至少应达到用地成本的5%以上。
最后,必须加强监督,特别是人大监督。审查政府预决算是人大机关的重要职责,保护耕地更是基本国策。因此,加强对涉及耕地的税费收支情况审查,应成为人大的一项常规工作。2011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主席团要求中央财政自2012年起,将地方的土地出让金收支情况向全国人大报告。今年两会,希望人大能进一步重视耕地占用税的收支情况,通过对耕地占用税的动态监管,及时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拿出新对策,促进政府工作。财税部门与国土资源部门密切配合,进一步加强耕地占用税的统计分析,实现信息共享、优势互补。
2011年8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切实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2012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理顺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更好地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一个“最严格”,一个“推进改革”,都是冲锋的号角,更是难得的机遇,从耕地占用税改革来破题,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