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土地法制研究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昌平谈三农

热点时评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时评 >> 昌平谈三农 >> 正文

谈农业高质高效发展(1)——李昌平农业发展三阶段理论之简述
2021-09-08 15:51:19 本文共阅读:[]


作者简介:李昌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土地法制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乡建院创始人。

 

李昌平在《再向总理说实话》一书中,把农业发展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并提出不同发展阶段的政策策略选择,这是李昌平对中国特色农业经济学的贡献。

农业发展三阶段及特点、目标、政策策略选择,分别如下:

第一阶段:农产品短缺阶段

特点:增产和增收同步;

目标:追求农产品产量增长效益;

农业主体的策略:组织(基础设施密集+增产技术密集+劳动密集);

政策:组织农民、动员农民、激励农民大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内的统分结合经营制度及责任制+国家集体农户三者关系协调。

第二阶段:农产品供求平衡阶段

特点:增产和增收不一定同步,增产不一定增收,增产可能减收;

目标:追求价值和价格增长效益。价值增长效益,是指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价值;价格增长效益,是指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效益;

农业主体的策略:组织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产业密集+品牌密集)。此阶段的技术增密,主要是提高品质的技术和替代劳动的技术;是农民组织内部的技术、资本、产业和品牌增密。反之,会导致农业的非农民化,导致无数小农户农业副业化及破产危机;

政策:政府的善政善策应该是相对第一阶段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扶持农民组织内部大力发展合作金融,扶持农民组织内部的农业技术创新及服务能力跃升,特许一个村级或乡级农民组织只用一个品牌进入市场,扶持农民组织主导农业产业化进程,以确保农民就能追求价值和价格增长收益。

但是,在实践中,政府政策往往无意识的倾向于扶持私人资本追求价值增长收益(搞农业全产业链),于是分散小农户就只能追求农产品数量增长收益,必然导致企业也无法追求价格增长效益,导致农民和农业企业互害发展,都赚不到钱,可能企业亏损更严重。

第三阶段:高度发展阶段,高度竞争走向高度垄断阶段。如生猪产业

特点:技术和生产方式突破性进步,增产和增收大部分时间相背离,小农户勤劳致穷。

目标:追求稳定的市场份额收益和定价权收益。在这个阶段,极少数强势农业主体以打垮竞争对手为目的,从而获得某种农产品稳定的市场份额及定价权收益。

农业主体之策略:组织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品牌密集+产业密集)+国家产业补贴。

农业有一个怪现象:某种农产及其产业化水平越高——发展阶段越高,越需要政府补贴。政府补贴越多,升段越快;段位越高,需要政府的补贴越多!把“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句话用在政府扶持资本搞农业产业化是最贴切的!

政策:政府的善政善策应该是进一步扶持农民提高组织化程度及能力建设(但只允许建立乡镇级的农民合作社)进一步提升农民组织内的技术创新及服务能力,进一步壮大农民组织内部的合作金融,进一步强化一社一品牌的市场地位,进一步提升农民组织主导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防止更多的农业产业走向资本主导的第三阶段。

但是,非常遗憾啊,我国的生猪产业在各级政府的大力补贴下,正在加速走向资本主导下的、以打垮千千万万户小农为目的的、以追求稳定市场份额收益和定价权收益的阶段。如果政府不觉悟,大概3年后,60元/斤的猪肉应该可以见到。我国还有好几个农业产业,正走在第三阶段的路上。

其实,农业还有第四阶段,即农业的异化阶段——农业服务业化阶段,即一产业异化为第三产业。这里不展开讲第四阶段,有兴趣的朋友,可读我的书和文章。

为了便于理解这个系列文章,在这篇文章结尾,我给大家介绍一点小知识:农产品价格为什么容易暴涨暴跌呢?这是因为农产品价格弹性系数偏低。商品价格弹性系数在0—1之间,1,是价格无弹性商品,多生产几个或少生产几个价格基本不变,如一次水杯。大多数水果的价格弹系数在0.3左右,是价格高弹性商品,什么意思呢?如柑橘供求平衡后,如果供给突然增加10%,价格有可能下降30%。举两例子说明。例一:某年,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访问大陆,胡连握手,大陆香蕉价格立马暴跌50%多,台湾香蕉进入大陆市场的量虽然不大,但对市场价格的冲击是巨大的。再如:去年年尾,我对今年猪价和肉价预测“腊月初八是拐点,过了腊月二十四,将会飞流直下三千尺”“没有最低,只有更低”。今年猪价肉价的走势,精准证明了我去年底的预测。我不是神仙,是因为价格是可以通过数据分析计算出来的。

我们的政府部门,在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时候,要坚守一个底线:防止农业产业走向第三阶段。千万不要再干“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傻事了!

 

编辑审定:曹益凤 周艺文

关闭

CopyRight©2016 illss.gdufs.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土地法制研究网
"本网站为纯公益性学术网站,无任何商业目的。因部分文章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或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