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地法律网编者】据悉,四桥村耕地面积约6900亩,是以棉花、水稻、大小麦种植为主的典型农业村。针对村里人口老龄化严重,土地得不到有效利用等现象,今年春节以来,村里在去年流转土地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土地流转力度,目前新增流转土地约2000亩,主要承包给农业种植大户。 曹雪军是四桥村的承包大户,在村里先后流转了1325亩土地,投入30多万元购入大型拖拉机、插秧机等配套农机具,用来大规模种植水稻、小麦等基础农作物。“随着农资成本的提高,种几亩田小打小闹根本不可能有收益,唯有规模化才能解放劳动力,催生机械化,带来好效益。”曹雪军给记者算了笔账,除去流转费以及种子、化肥、农药、人工等成本,每亩田一年至少有200元利润。由于生产经营好,曹雪军今年计划种植800亩水稻,500多亩西兰花等高效农业。 说起土地流转的工作,许雪峰感慨万千。“别看现在全村土地流转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过程并不是那么容易。”他告诉记者,村里多次组织开展村民代表会议,发动村里老党员、群众代表、退职老干部,向村民详细讲解土地流转的好处,挨家挨户走访,咨询村民意见,对于村民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记录。在流转过程中,村里以满足村民需求为先,针对村民提出需要几分耕地用来种蔬菜的要求,村里集体安排、统一规划,并保证置换位置、道路通行、排灌均优于从前。“有不少村民之前流转时非要留下些耕地,现在找村里要将田还给集体。”四桥村姚美华等几位村民,一开始不论村干部如何劝说,都非要留一亩耕地,等尝到流转土地的甜头,“追”到村里来定合同。许雪峰表示,全村已经流转土地4000多亩,争取再用1年半的时间将全村土地全部流转到位。 当记者问及如何保障每年的土地流转土地费用到位时?许雪峰告诉记者,大部分面积流转给承包大户种植小麦、水稻,为了保障村民利益,所有承包户缴纳每亩田1000元的流转土地费用后,再种田,而且每亩田缴纳100元押金,如果合同没到期,承包户不履行合同,那么每亩田100元的押金就归村集体所有。“我们不会让村民承担任何风险。”许雪峰向记者透露,为了确保收割期间连续阴雨,种植户们种植的粮食能够顺利收割,村里正在计划建立一个能储存5000吨的粮食烘干中心,保障种植户们的利益。 来源:如东快讯 来源日期:2015年5月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