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土地法制研究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传媒观察

热点时评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时评 >> 传媒观察 >> 正文

由黄梅县濯港镇耕地流转带来的启示
2012-10-17 21:31:29 本文共阅读:[]


【中国农地法律网编者按】当前,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突破人均资源紧缺、生产规模狭小、组织化程度不高的瓶颈制约。大力开展土地流转,推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是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

黄梅县濯港镇在依托农业专业合作社、公司、种植大户等推进土地流转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基本情况

濯港镇耕地总面积9.24万亩,其中水田8.3万亩,旱地0.94万亩。近年来,濯港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的方法和模式,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积极参与和带动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全镇今年实现土地流转面积3.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9%,较好解决了农民有地不愿种,大户愿种没有地的矛盾,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主要做法

(一)胡牌村的探索。针对农村外出务工无人种,家有劳力无田种的现象,在胡牌村试点实行整体性流转。成立农民联合合作社,去年入社农民13人,今年发展到76余人。流转基金由入社农户筹集,出资1万元作为生产性开支,年底参与分红利3000元,每增加1万元流转基金红利递增1000元。2011年季节性流转冬闲田1300亩,全部种植小麦,实行统一购种、耕种、机收,统一打药、管水,每亩节约成本150元以上。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入社农户实行定产到田,以30亩为单位安排1名专管员,定产中稻1000斤,农业生产、田间管理负全责,达到效益的获得管理员应得工资,产量高于1000斤的,超出的部分按73的比例同合作社分成。村集体负责电费开支,沟渠、泵站修理费用。合作社在支付流转基金,投入成本和股东红利、管理费用后,下剩的亩平1100元纯利润与村集体按55比例分成,合作社获利部分记入下一年作为生产性开支。合作社年度累计收入超过100万以上的部分按农户入社土地面积分红。同时,合作社投入资金建设优质精米厂,实现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实行从田头到超市的产业连接链条,减少中间环节,利益最大化。从全年运行情况统计,胡牌村1300亩耕地整体流转,采取稻--麦种植模式,年获利可达160万元左右。合作社、村集体、农户三方均获得收益。

(二)柏龙农机合作社的探索。今年该镇柏龙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季节性流转,在周边五个村搜集冬闲田近3000亩,用于夏粮夏油的种植,待夏收后用轮式拖拉机把田块翻耕平整,为农户免费打田,之后归还农户,并每亩赠送一包肥料。合作社负责人张柏龙介绍,每亩可赚纯利润370元,今年仅通过流转的冬闲田就可获利100万元。而农户的种粮补贴一分不少,还减轻了种田的经济负担和劳动强度,减少了田间虫害和杂草过冬,提升了土壤肥力和产出效率,实现了多赢的局面。

(三)康宏粮油的探索。康宏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模式,通过濯港镇政府搭平台,与胡坝村积极沟通协调,流转集中灯草湖田970亩(后从中扣除农民的口粮田,实际面积约600亩),按每亩450元租金承包五年,由公司派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经营,老百姓一方面得租金,一方面可参与务工获工资性收入。同时,康宏粮油在获得粮源同时,对流入的湖田加大投入,改善农田水利基础条件,对保持地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也有好处。

三、工作启示

黄梅县濯港镇通过土地流转,推进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但探索还是初步的,后段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一)加大宣传引导,增强流转意识是前提。在具体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少部分农户思想上排斥土地流转,宁可荒着也不流转。这就造成在土地流转过程中,适度规模经营与个别农户不自愿流转土地的矛盾突显。要广泛利用现有宣传工具,把《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政策精神和有关土地流转的内容宣传贯彻到户,帮助农户领会土地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承包权归农户所有,使用权可以流转的道理,使他们能解除后顾之忧,消除思想顾虑。在依法、自愿等前提条件下,积极引导农民主动流转、放心流转,让农民得到土地流转的经济实惠。

(二)严管用地行为,规范租赁协议是关键。目前,土地流转虽与村组签订一定的协议,但具体到农户,一般采用口头协议,随意性大,即使订有合同,条款不规范,内容过于简单,对流转双方权利和义务及违约责任不够明确,存在一定的纠纷隐患。为确保流转的土地只用于实际农业生产,不毁坏土地和农田设施,不污染土壤和掠夺地力。政府可制定规范合同文本,供参考采用。合同中必须明确土地流转双方的权利义务,对违约责任、赔偿等具体约定,以合同约束双方,保障双方合法权益。

(三)完善服务体系,维护农户利益是保障。惠农是土地流转的前提。如果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农户利益受损,那么势必打击其流转的积极性。各乡镇政府可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切实做好领导,有序推进土地流转。通过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平台,积极为土地流转双方提供服务,在保障农户利益的前提下,与发展村级经济相结合,进一步促进农业朝着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关闭

CopyRight©2016 illss.gdufs.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土地法制研究网
"本网站为纯公益性学术网站,无任何商业目的。因部分文章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或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