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土地法制研究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传媒观察

热点时评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时评 >> 传媒观察 >> 正文

土地合作助农增收 武汉新洲区农村土地流转新法
2012-05-12 10:22:28 本文共阅读:[]


【中国农地法律网编者按】武汉市新洲区农民正尝试通过组织合作社的方式,让农民用土地入股,形成土地的规模经营,从而实现少部分劳动力留下务农,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并让农民增收。

与工商资本下乡开发农业不同,与种田大户以不同方式、吸纳土地办农场不同,武汉新洲区10户农民尝试了一种土地流转新方式:组织土地合作社,9户人家外出打工,1户留下种地。

  428日,记者来到新洲孙岗村,找到种植能手柳仕堂,他家门前梨树花刚谢,他邀请客人7月再来,尝尝黄花梨。

  眼下,中百超市为这180亩梨园下了订单,去年收西瓜的老客户下了订金,包下这里10万公斤西瓜。鱼贩子刚刚从这儿拖走1500多公斤鲫鱼。

  眼前503亩地都归老柳经营,他拥有155亩,其他属于另外9户农民,他们常年外出务工,土地粗放种植,一年下来每亩顶多创收200多元,大部分干脆闲置,杂草丛生。

  2010年,10家人成立仓溪富土地股份合作社,打工人照常外出赚钱,春节回乡土地分红。

  刘四伢家是合作社的股东之一,夫妻俩在外打工,年收入4万元,去年还在合作社领了2.9万元分红,两份钱相加,创下全家年收入历史新高。

  2010年,合作社农产品销售额110万元,纯收入75万元多,预留下一年费用后,入股土地每亩可得1192元分红,比入股前增加900多元。

  2011年遭旱灾,每亩均收仍达709元,放在往年,保本都难。

  这里原是丘陵岗,合作社成立后,3次整地、修道路、修灌溉设施,总投入200万元,整出利于机械化作业、大面积灌溉的农田。

  柳仕堂作了规划:503亩地,180亩黄花梨,近100亩套种无籽西瓜、轮作油菜、芝麻,中稻近160亩,桂花树33亩,鱼塘30多亩,养鸽子和鸡,粪便作肥。

  农忙时,人工收割1亩地要一天时间,工钱150元,如今收割机一开,一天能收割30亩地,成本不到500元。

  最近,柳仕堂琢磨腾出30亩地种植黑麦草。“去年黑山羊市场好,股东们看好黑山羊养殖,最迟明年底,社里要养殖400只黑山羊。”老柳今年先后4次赴罗田黑山羊基地学习养殖技术。

  合作社遵守“不改变土地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户利益”原则,生产经营重大决策,吸纳合作社每位股东意见,每笔开支张榜公布。在股权设置上,只设土地股,将每亩土地比照市场平均流转价值折算成资金,按10年总数计入股金,按地量股、持股分红。

  在运作管理上,他们制定了一系列财务管理制度,对资金运行、使用、结算和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处置都有明确规定。

  “农民办、农民管、农民受益”,据了解,当地又有10多家农户准备加入合作社,土地面积有望拓展到1000亩。

关闭

CopyRight©2016 illss.gdufs.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土地法制研究网
"本网站为纯公益性学术网站,无任何商业目的。因部分文章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或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