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农用客车,记者一路颠簸,终于到了安徽省阜南县民族�鑫生态养殖公司。没有想到,在这偏远的村庄,竟有如此规模的奶牛养殖公司。更让记者感到意外的是,公司经理王扬阳还是一位从安徽大学毕业的返乡创业者。从最初的3万元小额信用贷款起,靠着当地信用社的支持,王扬阳开始了他的创业历程,今年还获得了300万元的循环抵押贷款。“这种贷款,采用一次核定、周转使用、余额控制、随用随贷的方式,既能提高贷款办理效率,还能为企业节约评估成本”,同行的阜南县农村信用联社负责人向记者这样介绍。现在�鑫公司有存栏奶牛300头,每天产奶3吨,生产的鲜奶全部供应到伊利集团合肥分公司。“我还要再建三个养牛大棚”,站在自家的奶牛养殖基地里,25岁的王扬阳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在安徽省阜阳市,随着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不断推进,像王扬阳一样的众多小企业和农户,心中都扬起了希望的帆。
安徽省阜阳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肉类生产基地和全国山羊板皮重点产区,还享有“柳编之乡”、“黄牛之乡”、“中药材之乡”的美誉。从2009年开始,在阜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人民银行阜阳市中心支行组织辖内涉农金融机构,深入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陆续推出多种新型信贷产品,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播撒“及时雨”,为农户和企业构筑“聚宝盆”。
地方政府:形成创新合力
“全力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是破解农村地区融资瓶颈的重要途径。”面对记者的采访,阜阳市副市长胡明莹这样说到。
记者了解到,被列入安徽省首批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市之后,阜阳市各级政府就组织相关部门,制定配套政策,改善外部环境,为开展农村金融创新、加大农村信贷投放铺平道路。该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金融业加快发展的决定》,要求财政、税务部门将涉农金融机构营业税、所得税减免、涉农贷款奖励等配套政策落实到位,市财政还发放贷款风险补偿和贴息资金874.21万元,并从2009年起每年新增1000万元用于增加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为涉农金融机构增强资金实力、创新金融产品提供保障。
不仅如此,该市政府还要求农业、林业、畜牧等涉农部门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协调沟通,积极搭建“三农”与金融部门的合作桥梁,加大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成果的推广力度,并要求司法部门切实维护金融债权,调动金融部门开展农村金融创新的积极性,推动农村金融创新工作的深入开展。
人民银行:加大推动力度
在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过程中,人民银行阜阳市中心支行主动担负起组织推动的责任。针对农村中小企业、农户贷款抵押范围小、可抵押物少等制约因素,和资金需求“小、频、急”的融资特点,该行围绕扩大担保抵押物范围、优化信贷流程、提升金融服务和加强风险监控等四项内容,推动辖内金融机构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突破传统抵押担保方式,扩大农户和农村企业可用抵押担保范围,简化农村创新信贷产品贷款环节和手续,建立农村金融创新信贷绿色通道,提升农户和农村企业贷款的满足率和满意度。
人民银行阜阳市中心支行行长陈伟告诉记者,该行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农村金融创新的成效,推介创新型的金融产品,不仅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更让农民感受到了创新带来的便捷和实惠。该行还积极采集农户和农村企业信用信息,目前已将10万农户的信用信息纳入征信系统,引导农民树立诚信意识,为开展农村金融创新提供信用保障。
金融机构:主动开展创新
一石激起千层浪。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得到阜阳市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信用社的积极响应。全市各级农村信用社积极开发贷款新品种,陆续推出“凤还巢”青年创业贷款、“农家乐”、“药商乐”、“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小企业简式快速贷款”等创新型的信贷产品。安徽省农村信用联社阜阳办事处主任张建民对记者说,通过对信贷新产品的开发,以及对现有产品的优化组合和延展,全市农村信用社贷款投放规模快速增加,符合条件的农村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等均得到了相应的信贷支持。
界首市华鑫铅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加工的循环经济型企业,享有地方增值税返还的优惠政策。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流动资金出现紧张,而公司的房产、机器设备已经全部抵押出去,无法再申请抵押贷款。得知这一消息后,界首市农村信用联社开发出再生资源企业退税担保贷款这一新品种,以财税部门认可的应退税票作为质押,为华鑫公司这样的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加工的企业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并实行优惠利率。截至6月末,界首市农村信用联社累计发放再生资源企业退税担保贷款6.7亿元,帮助157家企业走出了经营困境。
太和县是全国知名度较高的西药集散基地,众多医药经营商户在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统一管理下,经营规模逐步扩大,对流动资金的需求快速增加。针对这一实际,太和县农村信用联社与安徽华源担保公司合作,研制开发出“药商乐”信贷创新产品,以商户的库存药品作为抵押,并由华源担保公司负责监控商户库存药品,向医药经营商户发放贷款。截至2010年6月末,太和县农村信用联社累计发放“药商乐”贷款50笔,合计金额5870万元,没有出现一逾期贷款,有效满足了医药商户的资金需求。
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9月末,阜阳市全市共推出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品种27个,受益农户和企业近7万户,累计发放贷款40.2亿元,较上年末新增创新品种7个,新增受益农户和企业2万余户,累计发放贷款净增12.3亿元。在这金色秋天,阜阳市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作迎来了收获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