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土地法制研究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学术前沿

热点时评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前沿 >> 学术前沿 >> 正文

日本农地规模化经营的实践、理论与启示
2012-03-10 11:28:58 本文共阅读:[]


日本农地规模化经营的实践经验

实行农地规模经营的主体更新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农业新发展

普通的兼业农户不可能是现代化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日本就开始培植未来农业的担当手”。在法律中明确提出的要培养的现代农业规模农业的经营主体主要有以下两类

一是自立经营农户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颁布的农业基本法提出要尽快培养出250万户规模在2-2.5公顷以上的能自立经营的专业农户自立经营是指其规模能实现家庭人员的充分就业且其就业者能确保与从事其他产业相均衡的收入这一目标的设定有催化自耕农与现代农业经营者相衔接的政策意义

二是农业法人60年代对农地法的修改中创设了农业法人制度打破了法人不得拥有农地的限制日本的农业法人又分为农事组合型法人农业生产法人和有限公司

1.农事组合法人

参加者须为农民登记注册须为5 人以上法人内部经营业务的表决实施1 1理事须由成员出任合伙资金无限额由成员均摊实施有限责任成员所持份额的继承与转让均须得到组合的认可组合内的分配以成员的劳作量和所出设备的多寡为依据

2.农业生产法人

包括合名公司和合资公司实施有限责任它们的经营范围为农业及与农业有密切关联的林业及其附属事业成员是劳动或农地的提供者劳动的提供者是指每年能在经营岗位150 日以上的长期从事者”,土地提供者是指农地所有权的出售者或出租者理事等经营责任者的半数以上应是长期从事者”。

3.有限公司

社员资格无限制是否农民皆可以完全营利为目的成员以50 人为限以资本为中心实行11票主义注册资本金须在300 万日元以上每股为5万日元股份转让在公司成员之间可自由进行若向非成员转让须经公司总会认可分配按成员的出资比例进行

采取具有农地规模化经营偏向的财政金融措施利导农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1.一般的农地规模化流转激励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行奖励长期出租农地大面积出租农地的政策对于农地拥有者的农户凡出租土地3-6年者每公顷给予10万日元的财政补贴凡出租土地在6年以上者每公顷给予20万日元的补贴如果出租的面积较大根据不同的出租期限在各自的补贴金额标准上再适当向上浮动第二鼓励兼业农户退出农地经营如果分散经营的农户卖掉土地政府就额外另给予62万日元的退耕补贴同时卖掉土地的所有收入减免收入税第三对于土地流入者实行购买土地面积越大给与越大优惠的金融信贷政策凡购买或者租入耕地放牧地宜林地及农业设施用地的面积达到较大标准者给予长期低息贷款凡购买或者租入面积达到特大标准者给予长期无息贷款第四实行有利于农地租赁双方的价款支付制度通过官方或半官方的农地流转中介机构对于农地租出方的农户而言可以一次性付清所有年限的土地租赁费兼业农户可利用这笔较大的资金进行其他二三产业方面的经营而对于农地租入方的各类经营体而言则可以分期付清一般为一年一付租入农地的使用费用以减少各类农业经营者的运营成本

2.重点扶持农业法人的激励措施

首先取消了对农业法人的种种限制通过对农地法多次修改大幅度放宽了农业法人注册登记的各种条件取消了对法人获取土地面积以及雇工人数的种种限制废除了对农业法人不利的税收政策等等

其次加大对农业法人的财政和制度金融支持力度日本政府通过农业预算对农业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从日本政府农业预算中各项目支出的结构变化中可以看出其农业政策重心转换的轨迹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农业预算支出结构出现一多一少的变化趋向就是结构改善对策支出增多价格流通对策支出减少

日本通过地方政府对农业法人的财政支持更直接更大例如宫城县石卷市政府为了加强农业法人经营体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年轻人参与实行企业化法人化农业生产支持石卷市农协建设了小麦和大豆的干燥调制设施支持有志于企业化农业生产的青年农民建设了全部由营养液栽培电脑控制的西红柿生产用大型玻璃温室等前者总投资19540万日元地方各级政府和机构出资达50%以上后者总投资33600万日元地方各级政府和机构出资达30%以上

建立专门性中介服务机构促进农地集中性流转从而消除农地零碎化经营

为了方便农户之间土地的买卖与租赁日本专门成立了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农业土地管理公司此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为农地流转双方牵线搭桥提供信息平台而且它还有一个更深入的更便利流转双方的业务即从愿意出租和出让农地的农户那里租得和购买农地然后再将土地出租或者卖给想租地或购买的农业生产单位这使在时间上不同时的流转双方可以异时转出农地或转入农地19732日本全国共成立了36家农业土地管理公司经其手转出和转入的土地总量达到了1万公顷以上日本的农业合作组织作为农业的最广泛组织也是一种重要的农地流转中介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合作可以使分散农户的零星土地通过它大面积地集中起来以一定的方式实行连片规模经营这还有利于采用适当的先进技术设备另外日本还盛行一种农地流转中介农地保有合理化法人”。“农地保有合理化法人通常为日本各县村政府及农协所建它除了信息平台提供异时租赁的作用之外上述所说的为租赁双方提供租金支付上的方便就是通过它操作的焦必方2000)。出租者农户的所有租金由它一次性付给租入者每年缴纳的租金也是交给它的当然作为中介组织,“农地保有合理化法人所需资金则来自于国库补助金

 

日本发展农地规模化经营的理论分析

家庭农场的一定优势与反转农地流转方向的理论

学者们通过研究发现在相对公平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家庭农场经营比雇工农场经营更有效率这是因为:(1家庭农场不存在代理成本使其效益增长很多;(2家庭成员是农业生产剩余的索取者与雇工是农场主获取利润的服务者相比更有激励去工作;(3家庭劳动力分担了农场的风险

一般情况下家庭农场经营比雇工农场经营更有效率会使农地由雇工制大农场向小家庭农场流动也就是农地资源会分散配置也有学者称此为农地的规模递增效益不明显或者为负规律这将大大影响农地的规模化发展因此要想实现农地的规模化经营必须采取必要的具有农地规模化偏向的激励引导措施来反转农地本身的流转方向日本70年代以后实施的对转出农地者和转入农地者的财政补贴对大农业经营者转入农地的信贷税收优惠政策对出租农地者一次性付给地租租入农地者分期付给农地使用费以中等以上农场的生产成本为依据确定农产品价格等都是阻止农地向家庭小农场流动引导农地规模化集中的激励性反转措施也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最小农地经营规模理论

由于农地家庭经营农户兼业占据主导地位农业生产规模不经济日本农业社会中存在着对获得规模经济利益的制度安排的巨大需求在一定的生产力状态下在某个范围内生产效益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不断提高直至达到最优可人们常常忽略的是农业经济由于其自身的低效益性其存在以及它的规模得以扩大的前提条件是它需有一个最小必要规模”。其主要原因是随着一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劳动力市场的日益成熟劳动力势必将成为经营中的稀缺要素如果要使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劳动力的确保是一必要条件和城市其他非农产业之间的劳动力的竞争实质是劳动力劳动所得的竞争农业只有在劳动力的劳动所得方面与其他第二三产业实现均衡或高于其他二三产业时才有可能获得劳动力从此种意义上看能够实现与其他非农产业劳动所得均衡的经济规模就是最小必要规模”。日本长期以来农户的的经营规模偏小为了达到最小必要规模及其以上必须扩大土地经营规模

现代农业经济必须适度调控理论

整个现代经济由于市场失灵的频现社会化倾向的发展等需要非市场机制的适度补充调节而农业经济再加上农民这个市场参与主体与城市主体在起点上的差异经济从低水平分工向高水平分工演进的过程中城乡非对称分工的转型阶段尤其是农业经济本身其生产的特殊性比如农地的不可移动性农业生产与农业劳动的非一致性等更需要相关的调节引导和激励措施使其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中政府适度调控的突出作用表现为首先市场无法自我运行政府有必要为市场的运行提供制度基础如通过制度构建减少专业化和分工导致的协调成本上升等其次政府需要分析市场的不足来调整自身的职能防止社会自我调节机制有限等所造成的危害再次政府必须重视对农业市场能力的培育和发展后发国家的农业市场主体都比较弱小比如农户等农业规模经营者),扶持和培育他们健康发展将是政府的一个不容推辞的责任郁建兴高翔2009)。一个有效自律的政府将在农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应牢记市场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永远处于基础地位

理顺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就可以在不完善事物中进行不完全选择防止任何一方的偏颇所造成的失衡最终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对我国农地规模化经营的启示

实行具有农地规模化偏向的财政金融政策

我国目前的自由农地流转制度不可能使农地集中规模化配置必须对流转行为加以引导激励

一是转出方面的引导措施奖励补贴转包出租面积较大期限较长的农户而且实行级差奖励面积越大期限越长奖励补贴越高各地应该根据各地的情况确定奖励的面积期限鼓励农户转让农地一次性卖断农地承包经营权的给予额外的财政补贴领取养老保险金的老人在60岁以后退出农地经营的给予较高的退休补助金确保他们生活无忧

二是转入方面的激励措施对转入面积较大的农业经营者给予金融信贷方面的优惠措施也实行级差优惠的政策转入面积较大者给予低息贷款转入面积特大者给予无息贷款对于转入面积较大形成中型大型农场者给与种子化肥农药技术以及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的财政补贴以中等农场的生产成本为基本依据确定农产品价格和其他相关的保护政策农业税的优惠也向大中型农场倾斜对规模越大经营能力越强者实行轻税乃至某些方面免税的激励等

扶植有一定规模的新型农业经营体

可以遵循日本的路径先在现有农业大户中培养在效益方面能够和从事其他非农产业持平的自立农户随后再在情况允许的地方逐步培养农事组合法人农业生产法人农业有限公司等农业法人由于在我国法人进入农业经营农业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因此在培养扶持的时候应走一步看一步先试点显示它的显著成效随后在此示范效应的带动下人们就会主动仿效这些有较大规模的农业经营体最终会在我国农地规模化进程中发挥出重大的作用

建立健全农地流转中介服务机构

农地流转中介是农地市场重要的组织机构农地市场的一系列组织制度都是依托它形成的它是完善农地流转市场重要的一环农地流转中介服务不健全会增大市场主体的交易成本农地资源难以集中规模配置因此在各地建立健全农地流转中介服务机构是当前我国农地规模化发展的先期步骤

健全的农地流转中介机构应包括几项职能牵线搭桥信息平台之外应提供异时交易服务同时中介服务机构还应提供诸如价格评估方面服务公证公信方面的服务规范管理方面的工作纠纷解决方面的工作等但我们应根据各地的情况各地的条件逐步进行先普遍建立一般的牵线搭桥信息发布平台再在条件成熟的地区慢慢扩大服务范围最终建成比较完善的农地流转中介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陈丹唐茂华国外农地规模经营的基本经验及其借鉴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4

2][井功农业结构的变化与农地制度M日本全国农业会议所1999

3焦必方日本农地规模化经营的动向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07

4郁建兴高翔农业农村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社会J中国社会科学20096

关闭

CopyRight©2016 illss.gdufs.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土地法制研究网
"本网站为纯公益性学术网站,无任何商业目的。因部分文章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或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