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北京市发改委发布《关于报送2012年北京市商品房投资计划的通知》,首次将产业地产开发建设项目写入商品房投资计划,并纳入重点鼓励目录。
作为调控“重灾区”,截至11月8日,北京土地出让金总额为898.11亿元,创造历史同期最高记录,非住宅用地“功不可没”。在住宅用地成交 金额同比减少约四成的情况下,商服用地、工业用地等的成交金额相应大幅增加。以10月为例,北京共成交地块21宗,其中工业用地15宗,住宅用地方面仅有 1宗限价房用地。
大力发展产业地产,加大非住宅类用地供应,给调控下萧索的土地市场提供了一条新思路:与其想方设法让住宅开发商继续买地盖楼,还不如主动调整土地供应结构。
今年以来,地方政府多番加大推地力度,甚至给出优惠条件,但准备“过冬”的开发商依然鲜有出手。1月~10月,全国22个重点城市中有超过半数城市的土地出让金额缩水,其中10个城市的同比降幅在20%以上,西安、长沙的同比降幅更是超过50%。
表面上是调控惹的祸,实则是房地产发展转型的必然结果。
近年来,房地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很多地方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其中,住宅开发因为利润丰厚、开发周期短等优势获得万千宠爱。与之相适应,形成了以住宅用地出让为中心的土地市场格局。
这种不平衡的结构,让土地市场面对楼市起落时难以摆脱“随波逐流”的尴尬:房价快涨时,住宅用地价格被快速炒高,土地出让收入节节攀升,“土地 财政”坐大;楼市遭遇调控,又让底价成交甚至流拍、流标频频出现,一些地方饱受财政压力,土地资产也面临被低估和流失的风险。“跛脚”甚至“一条腿”走 路,难以为继是迟早的事情。
房地产开发的对象,既可以是住宅地产、商业地产,也应该包括工业地产、旅游地产等产业地产。土地供应只盯着住宅用地这一块肥肉,还导致资金集中 流向住宅开发和投资,加剧住宅开发一家独大的局面,引发房价高企等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持续的房地产调控,既是要以保障房和普通商品住房满足民生需求, 也是要祛除房地产行业发展的不健康因素,真正实现行业转型。
调控没有回头路,土地供应结构也是时候调整了。
当然,调整不是简单修改供应比例,关键在于下决心实现经济发展转型,让习惯扮演支柱产业角色的房地产,彻底回归其作为经济发展先导型产业的本 位。这样,市场化配置下的土地才可能更多地去支持新兴工业、高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从根本上实现房地产市场的均衡、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