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土地法制研究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新作推荐

热点时评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著作 >> 新作推荐 >> 正文

陈欣|历史摆钟:中国农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的变革研究(1978-2022)
2025-08-19 09:24:43 本文共阅读:[]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针对农地制度及其增值收益分配的讨论一直热度不减,不仅牵绊众多,而且争议不断。争议折射出农地改革也许是中国改革最为复杂的领域之一。作者力图对农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做溯源工作,点出其长期处于模糊状态,在不同主体的利益牵绊中被形塑出类似钟摆效应的变化轨迹。该书的这一核心发现,对于理解当代中国农地改革和农村城镇化转型的走向,具有启示意义。

作者简介

陈颀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副研究员、社会学系副主任,研究方向为政治社会学和历史社会学;近年来以“土地制度变革与转型期的地方政府行为”“家与转型中国”为议题,在《社会学研究》《社会》《学术月刊》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曾获第十三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五届“余天休社会学优秀博士论文奖”等奖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一般项目等多项课题。

出版信息

作者:陈欣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年7月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回顾

三 研究视角和材料说明

四 核心概念

五 章节安排

第二章 土地发展权与农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的境外经验

一 农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衍生的历史背景

二 国有模式的历史演变:英国经验的启示

三 私有产权主导的分配制度:土地发展权转移的美国经验的启示

四 公私统筹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五 小结

第三章 计划经济时期的土地公有制和管理体制

一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制度的发展线索

二 二元地权结构和“蜂巢型”管理体制

三 征收体制的起源、发展和实践机制

四 对改革开放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改革的延续性影响

第四章 赋权:“共享型”农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的建构(1978~1993年)

一 历史背景:农村改革与“乡村工业化”

二 农村土地发展权的赋予

三 “共享型”农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

四 效益与局限

第五章 限权:“城占乡利”的农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及其困境(1993~2013年)

一 历史背景:从“乡村工业化”向“城市化”的转型

二 限权:土地出让制度与管理制度的改革

三 实践机制:地权的差序配置与时空切割

四 一体两面:“城市化奇迹”与制度困境

第六章 再赋权:农地新政与农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改革的前景(2013~2022年)

一 新政背景:从“土地城市化”到“人的城市化”

二 再赋权:农地新政的推进

三 改革的前景与局限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一 赋权、限权与再赋权:改革的制度钟摆

二 制度钟摆何以可能

三 制度变迁的时序、路径依赖与改革困境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要土地政策、法规编目和释义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

附录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

关闭

CopyRight©2016 illss.gdufs.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土地法制研究网
"本网站为纯公益性学术网站,无任何商业目的。因部分文章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或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