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召开,虽然有国际金融危机可能导致全球性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会议的主要议程仍然锁定在土地改革。
官方报道指会议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先前提出“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都显示相较于改革开放走向或金融危机,土地改革已经是当局无法不正视的问题。
土地制度之需要改革,诚然有各个面向,从粮食安全的角度,农地逐年大量的流失使得国务院一再下调耕地保护红线却难得逞。从政治改革的角度,“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只要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不拥有自己的土地,发展现代公民社会的基础便一日无从建立。
这两个角度固然都要紧,然而中共必须面对土地制度的政治逻辑,却在于“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的后果。现有的土地问题,已经累积了太大的社会矛盾,若不尽早拆除引信,最终将爆发严重的政治危机。
最严重的就数官员任意征地圈地所引发的官民冲突。官方数据显示,从1990年到2002年,中国农民土地被征用的面积高达4736万亩,13年间推算有至少6630万农民失去了土地。这些失地农民既没有从征地补偿中获得足够的创业资本,又无法享受城镇居民的社保福利,大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流民。
征地问题屡禁不止
北京虽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然而地方征地的冲动依然屡禁不止。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等机构在2003年及2004年间的调查显示,农民维权抗争集中在土地纠纷上,土地已经成为农村的首要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2005年4月也指出:“我认为这种征地已经成为农民利益流失最严重的一条途径,已经成为农民最不满的一个领域。”
但是问题并没有缓和。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局长张新宝今年6月透露: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土地违法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肆无忌惮”。
今年头5个月,全国土地违法案件2万5153起,涉及的土地面积达到1万2241.7公顷,同比上升了近20%。一些城市的违法用地宗数和面积分别占新增建设用地宗数和面积的60%左右和50%,有的高达90%以上。
长期关注农村问题的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认为,本次三中全会关于土地“流转”的讨论,其实关键在于对治地方官员征地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后果。
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调查发现,2004年以来130起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中,有87起因土地而发生的警农冲突,占总数的66.9%。
新华社下属的《�望》新闻周刊最近引述官方统计说,2006年中国爆发的群体性事件超过9万起,“并一直保持上升势头”;土地问题无疑是其中一条主要的导火线。
胡星斗分析,允许农民自由买卖土地使用权(流转),虽然并没有根本上解决农地产权,但是至少增加农民对土地的主导权,遏制官员随意征地的权力。如果配套得宜,还可以增加农民与开发商集体议价的能力,保护他们从土地获得的利益。
国土资源部8月对媒体放风说,未来三年每年征地不能超过270万亩。这个被形容为“极其苛刻和严格的数字指标”,已经“得到主要领导的认可”。
中共通过土地公有制保障统治基础的立场至今虽然一致,但是内部在如何解决土地问题上显然存在争论。总理温家宝2006年宣示,要给农民的土地经营权以长期的保障“永远不变!”十七届三中全会是否会做出根本性决定,外界的期待并不太高。
可以预见的是,面对持续累积并日益尖锐、大多因土地而产生的社会矛盾,中共势必要拿出一定的手段来处理。改革开放的去向固然重要,金融海啸对经济的威胁固然紧迫,缓解土地纠纷所导致的治理危机,才是三中全会的中心议程。